2004/11/10 | 严肃而残酷的自问:《搏击会》
类别(关于电影) | 评论(6) | 阅读(419) | 发表于 10:03

图片如下:

第一次看《搏击会》是一年以前,这次我又重新看了一遍。有的电影适合多次的看,至少两次,而《搏击会》就是这样的电影。这是一部相当震撼人心的作品,我以为。

  影片的叙事顺序是混乱的,时间已不成为依据,所有的都是无序的,无论是先后,还是真实和幻觉,他们是如此水乳交融,似乎也没有分开的必要了。

  片头很有意思,这部影片喜欢用拉的镜头,镜头往后移,我们才能够慢慢的发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部影片就像是一个严肃而残酷的自问片。看完影片,我突然发现,其实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发问的。我们不敢问自己自己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因为没有人能够给我们答案,我们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活着。想起了影片中的一幕,也就是杰克第一次与泰勒(也就是杰克自己)相见的情景,那是在飞机上,他们的对话很精彩。是一次关于聪明的讨论,泰勒夸杰克聪明,杰克说谢谢,是的。泰勒接着说,那又怎样?杰克说,不怎样,聪明就是聪明。泰勒很不屑的,甚至是可怜的看了他一眼,说,好吧,那你就好好的保持吧!

  很简短的一段对话,但是为什么对我的震撼却如此之大呢?聪明?有什么用?就是用来保持的,然后证明那确实是属于我自己的吗?还是用来应付永无止境的考试,获得高分,然后再沾沾自喜?然后再步入社会,干着一份重复又重复的工作,上班下班,间或物质的去买一大堆广告商品,生活如此有预见性,几乎是扑面而来的乏味。聪明,就是这样被保持着。一种无法抑制的悲哀。

  《搏击会》中经常会问到你想要什么?泰勒不允许说不知道。想要什么?这又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也不禁问我自己想要什么?而我现在是否是在为我想要的而努力着呢?每个人其实从小就有自己的梦想,很美,但是慢慢的长大后,我们也现实的遗忘了曾经的梦想,我们只是在为了生存而活着,为着生存得好一些而活着,梦想早已失去了纯真的色彩。


  影片中还有一个镜头让我影响深刻,泰勒和杰克进入一家杂货店,拖出打杂工的一个男孩,用抢指着他的脑门,问他希望做什么?男孩战战兢兢的回答:兽医!泰勒命令他必须在六个星期内做成兽医,不然就来要他的命。泰勒认为,一个人只有在面临死亡的最大的威胁的时候,才真正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认为他可以帮别人将它挖掘出来,并且实现它。泰勒认为那个男孩以后的每一天都会是美妙的,比起在遇见他以前。

  泰勒就是杰克,杰克就是泰勒。杰克不满自己的生活,他勇敢的创造出泰勒,让泰勒来帮他实现他所有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泰勒,不是吗?只是我们将它压抑了,压抑在意识的最低层,也许只有在梦境中才能现身。

  《搏击会》很形象的描绘了现代都市人的边缘状态。一切都是物质的世界,ibm星球,微软星球,星巴克星球……杰克所做的工作,他自己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生活是如此的不真实,有他没他似乎并无区别。生活的不真实感则是这样的症状:你感到生活中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以正常的秩序进行着;然而你却又感到(而且是极其顽固的感觉),在这些正常的景象下,一切都有问题,但你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因此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世界对你来说是遥远的。

  是的,不真实感,那么强烈的存在在这个物质真实的世界中。我突然想起了有一次我落水的感觉,我能够感到周围都是海水,我漂着,我想抓住些什么,但是只有海水,他们从我的指尖滑过,我什么都握不住,恍惚,第一次那么的强烈,世界还有声音,但是已经与我无关。

  现代人的生活,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一种恍惚的状态呢?

  影片中杰克喜欢买各式各样的家具,但是家早已没有家的味道了,只是家具的家了,他爱的其实并不是他的所爱,于是他才会让泰勒帮他毁了这个他精心布置的家。

  杰克想摆脱这种恍惚的状态,他痛苦,但是不知道这种痛苦来自何方,他整夜失眠,同时,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来结束这种莫名的痛苦。

  于是,他参加各种各样的癌症团体,在那里,他感受到了癌症病人真实的痛苦,仿佛,他的痛苦也减轻了很多。但是,玛拉的出现毁了这一切,玛拉也跟他一样,参加所有的团体,她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杰克的虚假,于是,杰克又开始失眠了。

  痛苦是什么?也许肉体的痛苦还不是最可怕的,毕竟那还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虚无的痛苦,何处来?何处去?你都无法回答。于是,杰克采取了一种让痛苦更真实的途径来解决痛苦。他开始了搏击,与自己,与各式各样的其他人……似乎,所有参加搏斗的人都得到了拯救,他们能够感受真实的痛苦,所以精神的虚无也稍微可以忍受了。

  影片中泰勒在搏击场里的一段宣言可以说相当的有煽动性:
  我在这里看见了最强壮、最聪明的人
  你们的潜力被浪费了
  整整一代人都在当加油工、招待员或者白领奴隶
  广告诱惑我们买衣服、买车子,买所有我们不需要的东西。
  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
  没有目的,没有地位。
  没有大战争,没有经济恐慌
  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
  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
  我们从小看电视
  我们相信我们有一天会成为富翁、明星、摇滚巨星。
  但是我们不会。
  我们渐渐的面对现实,
  我们非常非常的愤怒。

  愤怒,是的,他们还有愤怒,但是,我们早已习惯了麻木。

  泰勒的哲学:抛弃一切,才能自由。不在乎失去一切。你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这是一种可怕的煽动性的宣言,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法西斯能够在德国那样一个理性的国家里得逞。理性其实只是一种变相的压抑,而压抑后的发泄是毁灭性的。

  泰勒最后走向了极端的无主义,甚至是反人类的。影片的最后,一幢幢的大楼相继倒下,情景惊人的类似9.11的现场,抛弃一切,才能自由,连生命都可以抛弃,包括许多无辜人的,自由又在哪里呢?也只是一种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吗?

  影片就是在倒下的大楼,杰克和玛拉紧握的双手,甚至还有穿插的潜意识的色情图片中落幕了。但是,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杰克说那是他人生最诡异的一段,那么,他又要开始他从前的生活吗?只是多了一个和他一样的玛拉吗?影片没有给我们答案?也许本来就没有答案,也就不需枉费心机的去找寻了。

  我很喜欢这部影片,就是喜欢,不需要理由。它似乎是一次自我探寻的旅程,直捣我心,让我敢于去思考,那是被搁置了很久而不敢想起的能力。

  影片是一种不负责任?是一种教唆犯罪吗?我不这样的认为,那么就用出演jack的edward norton的话来结束文章吧:"艺术从来都在反映社会。艺术并不发明暴力,也不启发暴力。这部电影审视了暴力和沮丧产生的根源,它们竟会使人们去寻找如此极端的解决方式。这正是我们的文化应该反省的。假如一种文化不能反省自身的暴力,那才是最危险的。"















《搏击会》隐喻了社会边缘青年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当代搏击结束时,什么也没有解决,不过一切都无所谓,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感到自己被拯救。"电影中的几个主要角色都是在痛苦和接近死亡中寻找自己的存在。

  城市白领Jack能够感到,他所做的工作,他自己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们不过是现代社会中消费的一环。他们更关心物质而不是人。在这种空洞的存在中,人能选择的只是将这种生活的空洞和虚无加以点缀,用更好的物质享受让它看起来似乎很美妙,用物质享受对它给人造成的伤害进行补偿。内容空洞虚无的生活使人麻木,这种麻木让人感到他对世界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在逐渐退化和失去,他对自己存在的感知也开始模糊和不真实。一切都源于焦虑。焦虑来自于生活的不真实感。生活的不真实感则是这样的症状:你感到生活中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以正常的秩序进行着;然而你却又感到(而且是极其顽固的感觉),在这些正常的景象下,一切都有问题,但你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因此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世界对你来说是遥远的。

  为了找到情感的释放和精神上的安慰,Jack去参加各种能够想象到的绝症的安慰互助组织,一开始他竟然成功了。他在感受他人的痛苦和绝望中,在与濒死之人的接触中,释放了自己的恐惧和焦虑。这种存在感是确实的,因为他人的痛苦比自己的更实在、更强大,他自己的痛苦不值一提了,他得到了某种安慰和解脱。"……黑暗,沉默而完整。我找到了自由。抛开一切希望就是自由。"他又能安眠了。最初Jack混进的是一个睾丸癌幸存者帮助会。这也许并非巧合,而是暗示了在一种空虚的被阉割过的消费主义文化中人的恐惧。

  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现状,是一种癌症,是现代生活中的癌症。面对现实时的虚弱感是致命的。无能为力,使人感觉自己的生命是空虚,同时他也看到他这一代没有哪个人的这种境遇比他更了些。这是一种普遍的虚无,其中蕴藏着深深的绝望。虚无使人痛苦,使人希望借各种方式找回存在的真实感。对于痛苦,人们的选择有几种:一是结束这种痛苦,即自杀;二是逐渐缓解或减轻这种痛苦,比如积极努力,自我改善,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我们的角色显然放弃了第一种方式。对第二种努力,他们是不屑的,而且蔑视这样的努力,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改进。而搏击会的成员选择了第三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哲学就是:如果不能结束或缓解这种痛苦,那就让它来得更猛烈、更极端、更直接一些,将精神上的痛苦转为肉体上的直接痛苦转为肉体上的直接的痛苦,将痛苦承受的中心,由大脑和精神转移向肉体。

  在搏击会的初期阶段,暴力还不是毁灭性力量,如果说它毁灭了什么的话,就是在打斗的时候毁灭了每个人那种虚无缥缈的不真实感,毁灭了虚无带来的痛苦,代之以肉体痛苦的快感。将肉体痛苦作为集体痛法的工具和手段,试图将自己从"现代生活的枷锁下"解放出来。这些博击会的成员们此时有些像集体修炼的苦行僧,通过一次次肉体的痛苦修行,使他们对肉体痛苦的信仰更加坚定。搏击会的早期是具有宗教气氛的。

  搏击会更像一个医院,而暴力是药,搏击是精神疗法。更确切地说,暴力是兴奋剂,它与吸毒的作用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用幻觉和模拟的体验使人逃避现实。这种相互分亨并且上了瘾的暴力,终将蜕变扭曲。上瘾就意味着被自己之外的东西、被自己的欲望和要求所控制,成为它们的奴隶,就意味着生活的自主权被阉割。现代人的精神悲剧就是,当他们自我搏斗、脱离了一种精神上的奴役的时候,时常不知不觉又进入了另一种奴役,他们期待一种精神毒品使他们脱离自身的麻痹,不幸的是,这种精神毒品使他们更加麻痹了。

  逐渐,暴力与痛苦非但没有得到排解和消除,反而开始失控了。Tyler站在搏击会里面,走来走去,用精神领袖的口吻对大家说:"在搏击会里,我看到了有史以来最强壮最优秀的人,我看到了潜力,但是它们被浪费。该死的,整整一代人都在当加油工、招待员或者白领奴隶。广告让我们追求汽车和时尚,让我们做自己憎恨的工作,好让自己有钱去买那些不需要的狗屎。我们是被历史抛弃的一代,没有目标也没有位置,没有伟大的战争(指美国内战),也没有经济大萧条。我们的伟大战争就是精神上的战争,我们的生活就是经大萧条。人小就看电视,幻想有一天能成为百万富翁、影帝或是摇滚乐明星。但是我们不会这样做了,我们正在慢慢明白真相。我们真他妈的被激怒了……"

  这真是极富煽动性的语言。现在,过多积聚的暴力已经要向外寻求出口了,因为仅仅是肉体的痛苦也已经无法替代难以改变世界和现实、难以抗拒虚无的精神痛苦了。在平日空虚下掩藏的愤怒已经不可掩藏了,已经无法通过搏击来缓解、遗忘和消除了。现在,精神上的"伟大战争"已经结束,实际上,真实的、对外的战争已经要开始了。无政府主义这时已经滑向极端主义和法西期主义。搏击会由最初名副其实的"搏击会"发展为"大破坏行动"。一个军事邪教组织诞生了,Tyler就是上帝。我们能在搏击会中看到美国近年以来无数邪教组织的影子。

  Tyler在不断鼓吹他的思想和哲学。在他看来,抛弃一切幻觉,接近痛苦甚至毁灭与死亡的过程是获得自由的途径。Tyler开始是一名反物质主义、反消费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的英雄式人物,而他最终的行动和哲学不但指向反社会,而且指向了反人类。有时这使人想起了许多恐怖或极端组织的早期,其领袖人物都是带有激进思想的,但最终,他们却往往由激进发展到了极端主义或恐怖主义。搏击会的历史似乎就向人们展示了这个过程。

  搏击会和它发生的一切,只是Jack现实中自己没有察觉的噩梦。影片其实一直暗示Jack有一个分裂的自我,大多数时候,他只是自己的一部分。影片中Jack的画外音一直在以这样的方式说?quot;我是Jack的报复方式……我是Jack的浪费的生命……我是Jack被拒绝的感觉……我是Jack的破碎的心……"他已经失去了对自己生命的完整感知和支配权,他被自己潜意识中的幽灵Tyler控制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冲突使人容易成为双得人格。Tyler是由Jack潜意识中欲望产生的。

  在四处寻找Tyler的过程中(可以说这是Jack的精神之旅),Jack难以置信地发现,那些以为是Tyler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是他自己做的,Tyler和他是一个人。他丧失了分辨梦境与现实的能力。当Jack最终意识到他和Tyler和他是一个人的时候,观众们也才从前面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幻觉中苏醒。人的眼睛失神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件事物的两个影子。如果把Jack最初的搏击会中的搏击认为是释放痛苦的空虚,那么他现在更多地是在自己的灵魂里搏击了。

  Tyler击败了他,将他带到楼顶。他一切试图阻止灾难发生的努力看来都将是徒劳的。最终他消灭了Tyler,但是噩梦造成的后果却仍旧发生在现实之中……影片的结尾似乎是一种自我救赎的努力,然而一切为时已晚。这似乎是一个对现代人找寻却最终失控和无能为力的尴尬处境的隐喻。

  搏击会成员的行为与法西斯当年的所作所为某些地方惊人地相像。比如搏击会成员用美容院做人体抽脂手术后废弃的人体脂肪做肥皂的情节,使人想到二战期间法西斯的所作所为。在描写纳粹暴行的《大屠杀》一书中,也有纳粹将犹太人的尸体提炼做成便宜的肥皂的记载。某些评论家认为《搏击会》甚至是在宣扬法西斯主义,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 在与《搏击会》公映的差不多同一时间里,发生了震惊全美的Columbine中学杀人惨剧,凶手是在校的两个十几岁男孩,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地在校园里开枪打死了十几名学生和教师。《搏击会》公映后,又发生了一起青少年模仿影片中的场面进行搏击而严重受伤的事件。但《搏击会》这部电影本身向人们争辩的正是:并非是某些电影向青年人灌输了暴力思想,而是美国的社会体制与价值观念造成的。《搏击会》揭示的是,现代社会如何制造了电影中出现的那种暴力环境。在结尾,Jack抛弃了把暴力作为向世界表达自己不满的做法。

  对于人们说《搏击会》是不负责任的电影,出演Jack的Edward Norton的话可能最好地说明了问题--"艺术从来都在反映社会。艺术并不发明暴力,也不启发暴力。这部电影审视了暴力和沮丧产生的根源,它们竟会使人们去寻找如此极端的解决方式。这正是我们的文化应该反省的。假如一种文化不能反省自身的暴力,那才是最危险的。"


















杰克说,以前我们用色情杂志自慰,现在我们用邮购目录;广告诱惑我们买衣服、买车子,买所有我们不需要的东西。物质文明空前发达,可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却不知是用多少迷茫人的手做出来的,又不知被多少迷茫的人买走。每天做着那些乏味的枯燥重复的工作,我不是那个幸运儿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来养活自己。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一个体制的零件,不幸的是,我们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零件。

这个世界曾经空虚得令我渴望自己曾经是受过巨大的伤害的人,我可以永无止尽的沉浸在这种痛苦之中,这样我的每一滴眼泪都可以掉的心安理得,然而,我只是空虚... Losing all hope was freedom

受失眠困扰的杰克穿梭在各种癌症治疗团体之间,冒充着将要死去的人,和他们承受同样的痛苦,每晚可以痛快淋漓的失声痛哭。每一个人都会聆听你,在你讲话时从不打断你。可惜这一切被一个叫玛拉的女人破坏了,就像开篇杰克的独白那样:“我终于意识到这枪、这炸弹、这革命其实是关于一个叫玛拉·辛格的人。为了获得免费的咖啡,比看电影更划算,玛拉同样混迹于这些团体之中。她使杰克无处可逃,她像无效的安眠药一样,无法把杰克带入睡眠。就这样杰克遇到了泰勒.......

我们看到作为杰克另一部分的泰勒开始在摧毁一切,打破原有的安逸的生活方式,回归最原始的状态,还有泰勒那一段经典的言论: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没有大战争,没有经济恐慌。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小看电视。我们相信我们有一天会成为富翁、明星、摇滚巨星。但是我们不会。我们渐渐的面对现实,我们非常非常的愤怒。fight club让你用每一次肉体的疼痛来感到自己最真实的存在,这对于男人来说比倾诉要具有无可比拟的冲击力,那是他们的本能,那是他们作为男人的最原始的存在方式:力量,战斗。在每一次对别人的挑衅中体验快感,一改平时对上司的唯唯诺诺,从未如此的畅快淋漓。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吗,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泰勒的组织在庞大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加入,看看我们的这个世界居住着多少行尸走肉。

看了一篇影评说,“其实《斗阵俱乐部》是一部对世纪末人性焦虑与物质文明鞑伐有力的作品,只可惜当艾德华诺顿的自我探索,以及他与布莱德彼特之间的人格分裂主题,正式被搬上台面讨论后,随着谜底揭晓,电影也从这里开始变得软弱,而有了一个稍嫌轻易的救赎结局,这部份反而是我比较不欣赏的。”和他恰恰相反,我没有在影片的最后看出一点救赎的味道。

BOB的死使杰克意识到一切并不是另一个他泰勒的初衷,他仍然没能是人们记住BOB的名字,他只是要被处理掉的证据。杰克开始怀疑这个组织的意义,并最终发现泰勒原来就是另一面自己。杰克不顾一切的阻碍泰勒的计划,但他发现泰勒在制定这些计划时是多么的决绝,他不给杰克一丝反悔的机会。杰克到底是在反抗这个冷酷的世界,还是在借此机会释放欲望的恶魔。想起冯小刚的《手机》,一边大骂手机,一边在给手机大做广告。杰克有能力摧毁一切,可他无法重建一切。悲哀的是我们痛恨的并不是这个体制,我们痛恨的是我们并不是这个体制的受益者。

我想大卫·芬奇给了我们一个最后的答案,也许这个答案并不真实,但它并不软弱。也许芬奇本人也没有losing all hope的勇气吧,又也许他只是坚强了。



关于影片之外:真的非常的佩服大卫·芬奇,昨天我和男友从看到了快1点,当时我状态非常不好,头疼的厉害,可我的精神一直高度集中,完全被电影本身所吸引,恰倒好处的铺垫,层层推进的情节,交叉的叙述,两个演员的精彩演绎,让我想起了无间道3,我们的功力真的差的太远了。


后记:这部片迟迟没看,一直受影评的影响,昨天在BF的推荐下终于看完了。有一些感受是受BF的启发。也许一年前看,会有很强烈的认同感,但现在我已经不再那种状态之中了。不是坚强了,只是生活变得色彩斑斓了。BF说人有大幸福和小幸福,而我现在就在那种小幸福中,并且觉得心安理得,这里不得不说是friends对的我影响。我的幸福与快乐更具体化,哪怕一个随书赠送的气球,和BF也能玩上一阵,而且和他一样也依然热衷于收集那些根本没有使用的价值的东西,于我来说有个人分享这许多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又不得不承认我是幸运的。

也许我失去了很多尖锐,但这并不代表妥协,我只是认同了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再妄想自己能去改变这个世界,成为什么拯救世人的英雄。昨天BF还说,他和以前的看此片的感受也有了些变化,this time he wants to be strong。
Ya~be strong~

0

评论Comments